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,种类繁多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习惯将一些结构看上去较为相似的建筑名称连在一起使用,比如亭台、阁楼、廊桥等,却不知短短的两个字,其实指的是不同的建筑类型。“寺庙”便是其中之一,如今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寺庙就是个供奉佛祖、焚香礼拜的道场,实则不然,“寺”与“庙”其实是两种建筑,功能不同、供奉物件不同、代表的文化也不同,不能混为一谈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字体构成来看,“寺”可以拆分为上“土”下“寸”,意为寸土之间,代表“法度”与“秩序”。早在东汉年间,文字学家许慎就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写道:“寺,廷也,有法度者也。”
可见“寺”的存在与法有关,而政法不分家,因此那个时候的“寺”多指官员办公的场所,彼时的佛教甚至都还未传入中国。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,建立大秦帝国,为推行中央集权制,设立“三公九卿”,这些朝廷官员的办公地点即是“三府九寺”。因此最早的“寺”指的是由中央出资建造,提供给官员办公之用的官署或衙门。
直至“汉明感梦,白马西来”,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原,白马驮着佛像和经书来到洛阳,汉明帝刘庄下令按照“寺”的规制,修建一座新的僧院白马寺,供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居住,这便是中国最早的佛寺——白马寺。
自此之后,“寺”被分为两类——“卿寺”与“佛寺”,不再单指官署或衙门,而是多了一种用途,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。
“卿寺”由各类朝廷官员构成,等级严明,各司其职;“佛寺”多为和尚组成,通常会有一个方丈,也被称为住持,负责管理整座僧院的僧人。若是佛家女弟子聚集研习教义之地,则被称为“尼姑庵”。
隋唐之后,“三省六部”取代了“三公九卿”,自此,以“寺”为名的官署衙门越来越少,“寺”逐渐变成了佛教传道授业解惑专属的传教之地。时至今日,现代的寺早已彻底丧失了政治用途,仅剩佛教传播的功能,更多的是供人们聆听佛法、祈愿跪拜。
相较于“寺”,“庙”的出现更早,也更接地气,民间就流传了许多和“庙”相关的俗语,如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”、“大水冲了龙王庙”等。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庙者,尊先祖儿也。”意思是“庙”即是供奉祭拜先祖之地。
古代皇帝薨逝后,除谥号外,部分功绩卓越的皇帝还会有一个庙号,许多人会将它们混为一谈,其实这两者是不一样的。
谥号多为后人对一个皇帝的评价,可褒义、可贬义,也可中性,较为全面,且除帝王外,诸侯大臣亦可获封。庙号则仅皇帝可有,且多为有大功大德者,意为在宗族中的定位。
与“寺”一样,随着历史发展,“庙”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,不再仅用于祭祀祖宗,而是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供奉对象。开始供奉一些具有不同能力的神明。
在神话传说中,不同神明掌管人间不同事务,因此有些庙便供奉各路神明,如:月老庙、龙王庙等。女子若是求姻缘,就会去月老庙拜一拜,若是遇上旱灾,则必然会去龙王庙虔诚跪拜,祈求天降甘霖。
除此以外,有些为社会、为百姓作出杰出贡献的,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人物,百姓们也会自发为其修庙,以表纪念,如:孔庙、武庙、岳庙等,让其世代受香火敬拜,为后人树立榜样。
总而言之,“寺”与“庙”虽外形相似,但其实质却截然不同。
标签: